婚姻经验谈

多重人格的症状(有什么可怕之处,真是案例)

2023-08-15 10:01:06972
多重人格,学术上叫分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disorder),又称为多重人格障碍等,表现为身份的瓦解,出现两个或更多的相互独立的人格状态(分离性身份),伴明显的自我感及主体感(sense of agency)的中断。

  多重人格的解释

  指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具有两种或多种人格身份 。这些人格身份往往互相矛盾、对立 。如白天有一种行为,夜里却有另一种相反的行为。

  电视剧《柒个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阳光灿烂的午后,沈氏集团的继承者、娱乐公司副总沈亦臻躺在心理诊所柔软的沙发上,接受心理医生的问诊。他告诉医生,他的身体里住着另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崔皓月,是一个性格十分危险的人,为人冷酷暴力。另外,他体内还住着自由的朱长江、忧郁的莫晓俊、少女莫晓娜、神秘人X先生……

  “你的身体里也许并非只有你自己”。这样的案例不仅仅出现在影视剧中。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病房,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病床上,18岁的少年浩浩(化名)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他身体瘦弱、少言寡语。突然,他迅速坐起来,大声斥责隔壁床正在同妈妈吵架的小男孩,教育小男孩对妈妈要有礼貌,甚至因为情绪激动摔碎了旁边的水杯。

  待浩浩慢慢平静下来,他告诉医生,刚才发脾气摔杯子的那个人不是他,而是冲动的另一个人……浩浩甚至告诉医生,他体内有几个“灵魂”,阳光的、阴郁的。像浩浩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在精神学上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属于自我意识障碍范畴。自我意识具有统一性,即在同一时间内,自己是单一的人,也是独立的个体。具有多重人格者,自我意识的统一性会出现问题,这种现象多见于癔症、精神分裂症、癫痫等患者。

  按照ICD-11的诊断标准,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特点是身份中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人格状态(分离性身份),自我和代理意识明显不连续。每种人格状态包括其自身的经历、感知、构想以及与自我、身体和环境的关系。在与他人或环境的互动中,至少有两种不同的人格状态反复控制着个体的意识和功能。

  人格状态的改变伴随着感觉、知觉、情感、认知、记忆、运动控制和行为的相关改变。这些症状出现的原因很复杂,不能简单地用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或者由于某种物质、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影响,或者神经系统疾病、睡眠—觉醒障碍等来解释。但是,这些症状会影响个人生活、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正常发展。

  多重人格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和个体的遗传易感因素、童年的创伤经历相关。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分离、分裂”的防御机制,保留自身的客体,去除、分离不相容的认知感受,以此达到去除某些情景或者情绪的目的。

  在电视剧《柒个我》中,沈亦臻在心理医生白欣欣的帮助下,渐渐重拾勇气,直面自己所遗失的痛苦记忆,并凭借开朗的态度、过人的勇气和自身的能力,最终使得多重人格被治愈。但是现实中,多重人格的治疗难度比较大,目前主要采取心理治疗、药物对症治疗、物理治疗等。

  比如,前文提到的浩浩有一些创伤体验,医生给予催眠治疗,并结合绘画等表达性艺术手段,让浩浩认识到自己的多重人格,学会和不同人格共处,减少对生活的影响,并尽量改善家庭关系,避免不良刺激。另外,考虑到浩浩有抑郁、焦虑等症状,医生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在住院期间也给予了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等,避免浩浩的症状反复波动。相对于其他患者,浩浩的住院时间要长很多,而且出院后要坚持心理治疗。经过治疗后,虽然各种人格依然存在,但是他可以和不同人格暂时和平共处。

相关推荐

专题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