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经验谈

爆竹是什么意思(历史由来是什么)

2023-08-20 10:35:11508
爆竹是鞭炮。鞭炮起源于爆竹,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鞭炮起源有2000多年的历史。

  爆竹的别称是:炮仗、爆仗。

  爆竹[ bào zhú ]

  释义:

  1、也叫炮仗、爆仗。用纸紧裹火药,两头堵死,通过点着引火线引起燃烧爆炸发声的东西。常用于除旧迎新等欢庆场合,但由于燃放时会产生污染或引起火灾、伤人,现在很多城市已禁止燃放。

  2、古时以火燃竹,劈㕷作响,用以驱鬼。今则用纸卷裹火药做成,点燃引线就会炸裂,发出巨大声响,常在喜庆时燃放。

  引证:鲁迅 《伪自由书·电的利弊》:“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 中国 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近义词:

  鞭炮[biān pào]

  1. 大小爆竹的统称。

  2. 特指成串的小爆竹。

  引证:

  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老太太忙着张罗送蜡烛鞭炮,虽不十分热闹,却也大家乐了一天。”

  2、沙汀 《呼嚎》:“这是八月二十号左右的事,鞭炮已经放过好几天了。”

  3、洪深 《申屠氏》第七本:“城楼角上,必必剥剥,燃放一串鞭炮。”

爆竹是什么意思(历史由来是什么)

  爆竹的历史由来:

  关于爆竹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目的是驱鬼怪。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爆竹。

  隋代杜公瞻注解上述引文时说:“俗人以为爆竹燃草起于庭燎。”就是说,民众认为春节点火习俗和爆竹都是起源于古代的庭燎礼仪,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庭燎是烧柴,而南方多竹,如果用竹子代替柴,一定会爆响。

相关推荐

专题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