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经验谈

英国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女孩有什么特点)

2023-11-26 07:48:08756
英国的浪漫主义?其次是对高级动物的喜爱和对一般动物世界的熟悉。那么,英国的浪漫主义?一起来了解下吧。

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

1、卢梭(法):浪漫主义开拓者,主张回归自然,代表作《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爱弥儿》。

2、雨果(法):浪漫主义作家,不过很快就转换成为现实主义作家了,但是作品中仍然部分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3、华兹华斯(英):消极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湖畔派诗人”代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代表作《孤独的收割者》。

4、海涅: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论浪漫派》的发表,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早期代表作:《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后期代表作:《德国,个冬天的童话》(抒情长诗)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

5、雪贺简莱(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麦布女王》:(长诗)雪莱的”预言”首先体现。《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理解社会”。

自然山水诗:《致云雀》,《西风宏或颂》名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6、济慈《夜莺颂》(颂诗):以精巧著称。

7、司各特:(以历史小说著称)”威弗利小说”代表作《艾凡赫》司各特的去世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的结束。

8、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爱玛》。

8、小仲马:《茶花女》通过妓女玛格丽特同阿尔芒斯的爱情悲剧揭露虚伪的社会道德和门第观念。

扩展资料: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①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蔽拍伍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②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③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④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萨缪尔·柯勒律治。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Taylor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改或-1834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以〈古舟子咏〉(亦可称作〈古舟子之歌〉)(TheRimeoftheAncientMariner)一诗名家,其文评集《文学传记》(Biographia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见称。

书中对想像(imagination)与幻想(fancy)的区别尤其著名瞎歼信。一生作诗不缀,但中年时自称弃诗从哲,精研以康德、谢林为首的德国唯心论。

另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Bysshe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作家,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磨轮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

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

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是谁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n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皮孝

人物生平

乔治·戈登·拜伦: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间被租用的简陋房子里。父母都出自没落贵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非常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1年,为了同拜伦的贵族地位和身份相称,家里决定送他到一所素有名望的学校——哈罗公学就读。这所在1571年由约翰·里恩建立的学校,在英国历史上培养了非常多知名的人物,其中对拜伦十分崇拜的丘吉尔首相就是这所学校毕业的。

哈罗公学毕业后,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非常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剑桥大学毕业后曾任上议院议员。学生时代即深受启蒙思想影响。1809-1811年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Harold'sPilgrimage,1809-1818)。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DonJuan,1818-1823)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从1809-1811年,拜伦出国作东方的旅行,是为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在书本上读到他们」,还为了扫除「一个岛民怀着狭隘的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1809年6月26日,离开英国,去东方(南欧和西亚)游历。在此后的半年内,先乘船到葡萄牙里斯本;再骑马到西班牙南部的塞维利亚和加的斯,经撒丁岛、西西里岛、马耳他岛到阿尔巴尼亚,会晤了那里的统治者阿里·帕夏;12月25日抵达希腊名城雅典。拜伦此次出国远游,饱览了各地的自然景色,观察了各国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接触了各阶层的人们。他亲眼看见了给法国侵略者以历大沉重打击的西班牙燃烂稿游击队,看见了在土耳其铁骑蹂躏下正在聚集力量准备发动解放斗争的希腊人民,这壹次旅行也激发了他对南欧各民族文化的强烈兴趣。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阿尔巴尼亚开始写《恰尔德·哈罗德游记》。[2]《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在1812年2月问世,轰动了文坛,使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和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妥协。他自早年就晓得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他的诗一直是对这一切的***。

1811-1816年,拜伦一直在生活在连续的感情旋涡中。在他到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场作戏的爱情俯拾即是,一个年青的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拜伦在1813年向安娜·密尔班克小姐求婚,于1815年1月和她结了婚。这是拜伦一生中所铸的最大的错误。拜伦夫人是一个见解褊狭的、深为其阶级的伪善所囿的人,完全不可以理解拜伦的事业和观点。婚后一年,便带着初生一个多月的女儿回到自个家中,拒绝与拜伦同居,从而使流言纷起。以此为契机,英国统治阶级对它的叛逆者拜伦进行了最疯狂的报复,以图毁灭这个胆敢在政治上与它为敌的诗人。这时期的痛苦感受,也使他写出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诗,表示向他的压迫者反抗毕竟的决心。1816年,拜伦居住在瑞士,在日内瓦结识了另一个流亡的诗人雪莱,对英国统治者的憎恨和对诗歌的同好使他们结成了密友。

拜伦在旅居国外期间,陆续写成《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16-1817)、故事诗《锡隆的囚徒》(ThePrisnerofChillon,1816)、悲剧《曼弗雷德》(1817)长诗《青铜世纪》(1823)等。钜著《唐璜》是拜伦最重要的一组诗,半庄半谐、夹叙夹议,有现实主义的内容,又有奇突、轻松而讽刺的笔调。第一、二章匿名发表后,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英国维护资产阶级体面的报刊群起而攻之,指责它对宗教和道德的进攻,是「对体面、善良感情和维护社会所必须的行为准则的讥讽」,「令每个正常的头脑厌恶」,等等。

1824年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4月19日逝世。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希腊的独立***宣布拜伦之死为国葬,全国哀悼三天。6月29日,灵柩运抵伦敦。

人物影响

乔治·戈登·拜伦是举世公认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他倡导热情,倡导想象,他的诗作被世人赞誉为「抒情史诗」,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的叛逆者,被称作「拜伦式英雄」。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哪些

一般这个称号给与是19世纪英国的诗坛三杰:

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n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Bysshe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作家,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野辩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

济慈拦伍

约翰颂衡缺·济慈(英文:John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19世纪初期英国诗人,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有()

一般这个称号给与是19世纪英国的诗坛三杰:

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n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Bysshe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作家,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野辩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

济慈拦伍

约翰颂衡缺·济慈(英文:John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19世纪初期英国诗人,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以上就是关于英国的浪漫主义的相关介绍,英国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阶段又有着各自的一些特点:第一代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倾向;第二代浪漫主义作家坚持启蒙思想,表现出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进步思想。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专题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