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经验谈

不肯去观音院(不肯去观音院的观音像)

2023-12-01 09:11:16931
不肯去观音院?相传古时候,普陀山是龙王之女——普陀女神的居所,同时也是观音菩萨的住地。那么,不肯去观音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不肯去观音院的由来

“不肯去观音院”的传说及名字由来:

相传五代后梁明贞二年,很多日本出家人都到中国访道寻师。慧谔和尚,远渡重洋,至山西五台山,朝拜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游遍五台圣地,见一尊观音大士的圣像,清净庄严,心羡不已。慧谔和尚本想向寺庙当家师傅商讨恭请回日本供养,但又怕师傅不允所求,最后只得不与而取。

慧谔和尚既获宝象,马上束装就道,乘舟东渡,欲恭请观音菩萨回日本。这条船行至舟山群岛,有一名叫新罗礁的地方,忽然海中现出无数的铁莲华(今称莲华洋),三日三夜挡舟不能前进,只有远远的在普陀山四周打转。如向东开,即有铁莲华从海生出,阻道不前。

慧谔和尚惊恐万分,心中忐忑不定,忽然想起这尊菩萨是不与而取偷来的,这时他恍然大悟,引咎自惭,跪下去向菩萨祷告说:”大士!弟子因见菩萨圣像庄严,我国佛法未遍,圣像少见,我想将菩萨圣像请回日本供奉,假使我国众生此时无缘见您,当从所向,弟子即就该处,建立精舍含空雀,供奉圣像’,祷罢舟行,竟至潮音洞边,安然停下。

那时普陀山还是一片荒岛,野无人烟,只有几个捉鱼为业的渔翁,在山上搭几间茅草蓬子,住在海边山凹里。当时慧谔祖师靠舟上山,寻了大半天,好容易才在靠潮音洞不远的山旁边,找到一间渔人茅舍,该舍主人就是打鱼为业的张渔翁,经过慧谔和尚说明来意,他大为感动,同时也欢喜得了不得,菩萨连日本一个国家都不愿意去,而要住在我们这个孤岛荒山之中,这一座荒山真是与菩萨有大因缘了。

住在这里附近的人民,也真是有很大的福德和善根哩,所以才能得到观世音菩萨显化此山。他思想至此即很慷慨的向慧谔和尚说:“师父!你们贵国的人,既无缘见佛,那末你就与菩萨一并住在我们山中,我把住的房子和地方让出来,你可以筑庵供奉菩亏尺萨,我过海去,叫各谈早地民众,大家来山拜佛供养你,你不要再回日本去了。”慧谔和尚因此不再回日本而就在山上筑庵安住,呼名曰’不肯去观音院‘。

扩展资料:

不肯去观音院位于紫竹林,紫竹林是观音修道的地方,里面有全山建寺最早的地方不肯去观音院。在潮音洞旁,有一堵黄色矮墙围着三间质朴的佛堂,佛堂中终年香烟缭绕,这就是不肯去观音院,可乘坐1号线到“紫竹林”下车。不肯去观音院于1980年得以重建。

普陀山岛内可乘1路、2路、3路旅游专线至紫竹林(南海观音)站下车后步行可至。票价依乘车里程5-10元不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不肯去观音院

不肯去观音院求什么最灵

不肯去观音院位于紫竹林内,这里是普陀山建寺最早的地方,加上“不肯去观音”的传含银说,使它成了“普陀三大寺”之外最有名气的寺院。每天来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又因为悔升寺院建在海边,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理想取景地。从紫竹林禅院往海边走,不一会儿就能到不肯去观音院。这座寺庙面积不大,但是公认的普陀山“海天佛国”起源地。几乎每个来此的香客或游人都能讲上几句“不肯去观音”的典故。说的是,当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奉请观音菩萨像回国,船经舟山群岛的莲花洋的时候海面突然兴风作浪,僧人认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后来岛上有位农民把自谈前宴己的房子腾让出来,供奉不肯离去的观音娘娘。后来才有了这岛上第一座“不肯去观音院”,以及普陀山上的大小佛刹。寺庙的原建筑早已不在,现在看到的寺院是80年代重建的。也可能是因为这段典故,和黄色墙体的中国传统佛寺不同,不肯去观音院看上去更像日本建筑。尽管寺里已无太多古迹,但关于此地的传奇故事广为人知,因此每天香火极盛。除了主殿供奉的仿唐式十一面观音像,寺院西侧还有“三十三观音灵场”长廊,供奉着33尊观音像,虔诚者可一一拜过。不肯去观音院正对面的观海亭是看海的佳处,游人不多时可在此小憩。而旁边的潮音洞偏居一隅的位置也听适合欣赏海景,听潮声熙攘。也有许多游客在“禁止舍身燃指处”碑前拍照留影。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不肯去观音院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不肯去观音院在普陀山哪里

普陀山必去的4个地方:

1、南海观音像

南海观音在双峰山南端的观音跳山岗上,是亚洲最大的露天南海观音像,海天佛国的象征。南海物铅观音像旁边有很多精美的浮雕,这里秀林葱郁,气顺脉畅,碧波荡漾。莲花洋彼岸的朱家尖,隔海侍卫;双峰山坡麓的紫竹林,潮音频传。

2、普济寺

普济禅寺又称前寺,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寺院,也是普陀山第一大寺院,一切重大的佛舜活动在此举行。寺前的池水为山泉所积,池中莲蓬满结,一到夏日,荷香袭人。普陀十二景莲池夜月说的察局就是这个,值得一提的是,普济寺旁边有一座石塔——多宝塔,是普济寺最古老的建筑(建于元代),虽然因为院墙隔着,不能近距离观看,但它可是普陀三宝之一。罩没好

3、不肯去观音院

不肯去观音院,位于紫竹林,紫竹林是观音修道的地方,里面有全山建寺最早的地方不肯去观音院。在潮音洞旁,有一堵黄色矮墙围着三间质朴的佛堂,佛堂中终年香烟缭绕,就是不肯去观音院。

4、慧济寺

位于佛顶山上,是普陀山海拔最高的寺院。全寺四面环山,隐于浓荫翠绿之中,主殿顶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彩色琉璃瓦盖成,亮点也就在这里,据说在太阳的照射下很漂亮,很像佛光。明万历、清康熙、清嘉庆所赐的三枚御印现就藏于慧济寺,是慧济寺的镇寺之宝。全寺布局为其它禅林所少见,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条平行线上,颇具浙东园林建筑风格。

不肯去观音院供奉的菩萨像

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的由来是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普陀山是龙王之女——普陀女神的居所,同时也是观音菩萨的住地。普陀女神温柔善良,与众不同的美貌引起了龙王的注意,他立即提出了婚约。然而,普派橡漏陀女神已经在心中向观音菩萨发下了誓言,立志要守贞节。她婉言拒绝了龙王的求婚。龙王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便发起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试图迫使普陀女神屈服。为了保护自己和普陀女神,观音菩萨决定用神通将普陀山从大海中分离出来,使龙王无法再靠近。普陀山成为了观音菩萨的避如肆难所和修行地。尽管普陀山与观音院隔着一座桥相望,但普陀山一直保持着与观音院的距离,表达着对普陀女神尘烂坚守誓言的敬意和纪念。

不肯去观音院是普陀山供佛之始

不是不肯来,是掘颂山不肯去观音。据历代山志记载樱前,大中十三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判中,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以上就是关于不肯去观音院的相关介绍,尽管普陀山与观音院隔着一座桥相望,但普陀山一直保持着与观音院的距离,表达着对普陀女神尘烂坚守誓言的敬意和纪念。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专题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