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经验谈

中德蜜月期(中德蜜月期是什么时候)

2023-12-11 09:45:56704

中德蜜月期比中苏蜜月期长

作为1871年才真正崛起的列强,德国和我国的关系非常微妙,简单说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一战前和一战后,而无论是哪个阶段,德国和我国的关系都从未有粗棚铅“平等”二字,双方自始至终都在相互利用,各取所需。

一战前的德国,作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却因为起步较晚,被传统殖民帝国英法俄等国围得水泄不通,时任德国宰相的俾斯麦,为了德国的迅速崛起,尽可能避免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直接冲突。但地狭人稠的德国又缺少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于是德国开始和清朝发展友好关系,包括进行军火贸易,比如定远舰和镇远舰的建造,换取清朝的资金和资源。

但作为帝国主义国家,德国在和清朝进行“友好往来”的同时,也不忘紧跟其他列强脚步对我国进行侵略,最典型的就是在1898年抢占胶州湾,并将山东作为德国势力范围,在列强瓜分我国的狂潮中分了一岩好杯羹。

而且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德国为公使克林德在1900年拳乱中被杀,要求清朝为克林德建立石碑,同时派遣亲王前往德国谢罪。最后由醇亲王载沣前往德国谢罪,清朝在国际社会再度颜面尽失。

这样的德国,何曾有“平等”一说?但是在一战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德皇威廉二世称霸心切,抛弃了俾斯麦和他的既定政策,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经过四年的战争,德国输掉了战争,并受到了战胜国英法美等国的严厉惩罚。

一战后的德国除须支付巨额赔款,还失去了9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使东普鲁士成为飞地,莱茵成为非军事区;军队更是只允许保留十万陆军,少量舰艇的海军,连空军也不能有。

这样的德国,自然是对战胜国恨之入和裤骨的。

而巧合的是,作为一战战胜国的北洋政府,却也受到了战胜国的欺凌。英法等国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激起了我国民众强烈的愤慨,并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正因为对战胜国的强烈不满,使我国和德国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此时的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代表,为遏制日本支持北洋政府统一全国,对我国境内各政权实施武器禁运,使依靠武器进口的各军阀一时陷入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广州国民政府除了和苏联发展友好关系,获得大量的苏联武器装备外,开始和德国建立联系。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断绝和苏联关系,和德国政府的关系开始升温,两国从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开始进入了长达10年的“蜜月”期。德国先后向我国派出鲍尔上校、柯利伯尔中校、佛采尔中将、塞克特上将、法肯豪森上将共五位顾问,指导国民政府军队进行现代化建设。

由于这些顾问的努力,国民政府决定以德国体制来进行军队现代化建设,大量引进德国装备与德式训练、军火相关的重工业集团、生产设备制造厂、原料供货商等,双方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

在德国顾问的帮助下,国民政府更新了大批武器,打败了其他军阀,维护了统一局面。同时在日本大举侵华前,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工事建设和工业布置,为抗日战争的持久抗战打下了一定基础。

作为最后一位顾问,法肯豪森甚至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在中日间斡旋,并帮助我国军民抗战。而作为回报,我国资源大量出口德国,尤其是钨矿等金属矿产,为德国的武器制造打下雄厚基础,希特勒得以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将军队迅速扩张数十倍,成为二战的欧洲策源地。

中德蜜月期间,作为我国独裁者的蒋介石,对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异常崇拜,因此他也有样学样地在我国逐步确立起了法西斯式的独裁统治形式。虽未曾和偶像会面,但双方交流不断,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但对于希特勒而言,蒋介石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的最大作用,就是德国在远东地区的棋子。如果南京国民政府能够和日本一道,在远东地区成功牵制苏联,则东西夹击之下的苏联必定灭亡,德国必定统一欧洲而后统一世界。

对于蒋介石,希特勒是不屑一顾的,包括日本人在内,希特勒对黄种人并未高看一眼,他的种族优秀论里,只有日耳曼人才是天之骄子。如果非要说娇子第二,那也只能是凯尔特人、盎格鲁人等,黄种人在这个战争狂人的眼中,甚至不如白种斯拉夫人,这在《我的奋斗》中有明显体现。

所以,德国作为西方国家且有严重自负心态的国家,是不可能和积贫积弱的近代东方大国进行平等交往的。推动两国越走越近的,是共同面对的不公对待。而当这种同仇敌忾被新的德日共同利益取代时,中德蜜月期就不可避免地结束了。

而所谓的中德蜜月,确切地说应该是蒋介石和希特勒两人的蜜月。对于积贫积弱的我国,想让强大的列强弯下腰来平等相待,实在是有点难。

中德双方

易车讯日前,以“创新引领·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德汽车大会主论坛在长春拉开帷幕,中德双方汽车产业相关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交流。

回顾了过去十年中德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果,汽车领域是双方合作的典范之一,当前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明显,未来汽车将是储能单元、数字计算平台、移动智慧伙伴的综合体,这一重要的产业变革将为中德汽车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带来新机遇。

崇泉会长表示,中国已进入“十四五”发展时期,正在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作用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的市场优势、供应链优势为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提供了基础保障,不断扩大开放、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的政策导向为双方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带动中德汽车产业创新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奥迪首席执行官杜斯曼、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留平、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分别围绕企业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方面的战略与布局进行分享。

中国一汽董事长徐留平在主题演讲中,首先阐明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规模、最具增长潜力的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未来核心重点的前提下,正在引领未来全球汽车业发展新趋势。

在这个趋势之下,中国一汽立足中国市场、深耕长春产业总部基地,加快产业转型,争当产业创新发展引领者,狠抓技术创新、大力树立红旗等自主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解读了材料创新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敬好脊区副总裁、汽车行业中心负责人郑赟以“汽车产业如何成为碳中和30·60的创新实践者”为题发表演讲。

对话环节围绕“创新突破引领产业变革”展开,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局长刘殿勋、中国电袜尘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采埃孚集团中国区总裁汪润怡、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首席运营官王军,亿咖通科技首席执行官沈子瑜、黑芝麻智能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刘卫红六位对话嘉宾共同探讨了汽车产业在供应链、技术创新、跨界协同等方面的变革与挑战,并就如何打造以需求为导向的跨境合作平台、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高效对接展开交流,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担任对话主持。

除长春主会场外,由中国国际投资促亮渗进中心(德国)在柏林市组织的德国分会场活动也与大会主论坛同步连线举行。来自宁德时代、奇瑞汽车、大众未来设计中心等企业机构的代表,就中德汽车产业未来合作、智能制造、智能网联等话题进行了建设性交流。

相关推荐

专题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