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经验谈

胰腺炎诊断标准(胰腺炎的血液三项指标)

2023-12-23 14:54:45754

胰腺炎诊断金标准

1.腹痛最主要的症状(约95%的病人)多为突发性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上腹腰部呈束带感,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生,伴有阵发加剧尘庆宴,可因进食而增强,可波及脐周或全腹。常向左肩或两侧腰背部放射。疼痛部位通常在中上腹部,如胰头炎症为主,常在中上腹偏右;如胰体、尾炎为主,常在中上腹部及左上腹。疼痛在弯腰或起坐前倾时可减轻。有时单用吗啡无效,若合并胆管结石或胆道蛔虫,则有右上腹痛,胆绞痛。

2.恶心呕吐2/3的病人有此症状,发作频繁,早期为反射性,内容为食物、胆汁。晚期是由于麻痹性肠梗阻引起,呕吐物为粪样。如呕吐蛔虫者,多为并发胆道蛔虫病的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者的呕吐常于派银腹痛时出现,胆源性胰腺炎者的呕吐常在腹痛发生之后。

3.腹胀在重型者中由于腹腔内渗出液的刺激和腹膜后出血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致肠道积气积液引起腹胀。

4.黄疸约20%的患者于病后1~2天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其原因可能为胆管结石并存,引起胆管阻塞,或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下端或肝功受损出现黄疸,黄疸越重,提示病情越重,预后不良。

5.发热多为中度热:38°~39℃之间,一般3~5天后逐渐下降。但重型者则可持续多日不降,提示胰腺感染或脓肿形成,并出现中毒症状,严重者可体温不升。合并胆管炎时可有寒战、高热。

6.手足抽搐为血钙降低所致。系进入腹腔的脂肪酶作用,使大网膜、腹膜上的脂肪组织被消化,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者与钙结合为不溶性的脂肪酸钙,因而血清钙下降,如血清钙<1.98mmol/L(8mg%),则提示病情严重,预后差。

7.休克多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由于腹腔、腹膜后大量渗液出血,肠麻痹肠腔内积液,呕吐致体液丧失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另外吸收大量蛋白质分解产物,导致中毒性休克的发生。主要表现烦燥、冷汗、口渴,四肢厥冷,脉细,呼吸浅快、血压下降,尿少。严重者出现紫绀、呼吸困难,谵妄、昏迷、脉快、血压测不到,无尿、BUN>100mg%、肾功衰竭等。

8.急性呼吸衰竭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生进行性呼吸窘迫,过度换气,紫绀,焦急,出汗等,常规氧疗法不能使之缓解。

9急性肾功能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者23%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80%。其发生原因与低血容量、休克和胰激肽的作用有关。胰酶引起血凝异常,出现高凝状态,产生微循环障碍,导致肾缺血缺氧。

10循环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可引起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后者可酷似心肌梗塞。

11胰性脑病发生率约5.9%-11.9%,表现为神经精神异常,定向力缺乏,精神混乱,伴有幻想,幻觉,躁狂状态等。常为一过性,可完全恢复正常,也可遗留精神异常。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病情发展过程:可有以下3类:仅有过急性发作史,以后未再复发,但炎症持续存在;有过反复急性发作,但每次发作后并未完全痊愈,与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不同;有些患者并无明确腹痛发作,而最终出现脂肪泻、糖尿病等为主要表现,此型又称为慢性无痛性胰腺炎。

(2)症状:腹痛,初为间歇性,渐呈持续性,部位及性状与急性胰腺炎相似,可伴有发热与黄疸。因胰腺外分泌不足,胰酶缺乏而出现脂肪泻、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现象,最终胰岛必将累及,出现糖尿病症状。

(3)体征:上腹部可有压痛,或可扪及包块,并发脾静脉血栓时,可引起脾大,或出现节段性门脉高压征。少数可并发胰腺癌。

2.辅助检查

(1)血清和尿淀粉酶:除急性发作期,一般不增高。

(2)各种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均可减退。①促胰滠素试验。胰液分泌量减少(80mmol/L)和胰酶含量减低。②胆囊收缩素刺激试验。结果同促胰液素试验。③尿BT—PABA(苯甲酰一酪氨酰一对氨基苯甲酸)试验。测定尿中PABA的排泄量,约为正常量的50%。④Lundh试验。胰酶活力降低。此试验现已少用。

(3)血清放免法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测定:含量明显增加,系因胰酶减少,对胆囊收缩及促胰液素的反馈性抑制减弱差岩或消失所致。

(4)1~I碘化脂肪吸收试验:血131碘iE常值。

(5)胰腺内分泌功能减退,血糖可升高。

(6)腹部X线平片:可见胰腺钙化影,钡透可有胃和(或)十二指肠受压征象。

(7)B超扫描:可显示胰腺肿大或缩小以及囊肿等图像。

(8)逆行胰管造影:可见胰管结石、管腔变形或呈串珠状。

(9)CT扫描:可见胰腺缩小、增大或正常。密度下降或正常。胰管扩张呈串珠状,或狭窄与扩张混合存在。胰腺结石或钙化。

3.诊断标准①典型的症状与体征,外分泌功能明显异常,逆行胰胆管造影有典型的慢性胰腺炎改变,并可除外胰腺癌者。②x线与CT有明确胰腺钙化或胰腺结石。③胰腺活组织检查符合慢性胰腺炎。

4.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急性复发性胰腺炎鉴别:后者在发作时血淀耪酶显著增高,腹部平片常阴性,胰腺组织无永久性炎症痕迹。当慢性胰腺炎出现梗阻性黄疸时,常与胰腺癌、壶腹部瘟、总胆管结石等相混淆,往往须经多方面检查,甚至剖腹探查,经病理活检与细胞学检查才能作出诊断。

【治疗】

1.内科治疗①酗酒者立即停止饮酒。发作与胆石有关者应去除胆石。此外低脂、清淡饮食。②外分泌功能不足者{口服胰酶0.3g~0.9g,3次/日一,或口服多酶片。但过去市售的此类制剂多数活性不足,康彼身(Combizym)含胰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达吉胶囊(Dages)含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淀粉酶、熊去氧胆酸、纤维素酶、胰酶、胰脂酶等效果可能好些,而剂量须根据病情确定。③腹痛时可予抗胆碱能药物,如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15mg,3次/日,口服;阿托品0.5mg,皮下或肌内注射,或口服。④脂肪泻严重者,给予补充维生素A、D、K,叶酸及维生素B12等。

2.外科治疗为去除原发病,总胆管受压阻塞及并发假性囊肿等,可予手术治疗。

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1.腹痛最主要的症状(约95%的病人)多为突发性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上腹腰部呈束带感,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生,伴有阵发加剧尘庆宴,可因进食而增强,可波及脐周或全腹。常向左肩或两侧腰背部放射。疼痛部位通常在中上腹部,如胰头炎症为主,常在中上腹偏右;如胰体、尾炎为主,常在中上腹部及左上腹。疼痛在弯腰或起坐前倾时可减轻。有时单用吗啡无效,若合并胆管结石或胆道蛔虫,则有右上腹痛,胆绞痛。

2.恶心呕吐2/3的病人有此症状,发作频繁,早期为反射性,内容为食物、胆汁。晚期是由于麻痹性肠梗阻引起,呕吐物为粪样。如呕吐蛔虫者,多为并发胆道蛔虫病的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者的呕吐常于派银腹痛时出现,胆源性胰腺炎者的呕吐常在腹痛发生之后。

3.腹胀在重型者中由于腹腔内渗出液的刺激和腹膜后出血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致肠道积气积液引起腹胀。

4.黄疸约20%的患者于病后1~2天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其原因可能为胆管结石并存,引起胆管阻塞,或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下端或肝功受损出现黄疸,黄疸越重,提示病情越重,预后不良。

5.发热多为中度热:38°~39℃之间,一般3~5天后逐渐下降。但重型者则可持续多日不降,提示胰腺感染或脓肿形成,并出现中毒症状,严重者可体温不升。合并胆管炎时可有寒战、高热。

6.手足抽搐为血钙降低所致。系进入腹腔的脂肪酶作用,使大网膜、腹膜上的脂肪组织被消化,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者与钙结合为不溶性的脂肪酸钙,因而血清钙下降,如血清钙<1.98mmol/L(8mg%),则提示病情严重,预后差。

7.休克多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由于腹腔、腹膜后大量渗液出血,肠麻痹肠腔内积液,呕吐致体液丧失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另外吸收大量蛋白质分解产物,导致中毒性休克的发生。主要表现烦燥、冷汗、口渴,四肢厥冷,脉细,呼吸浅快、血压下降,尿少。严重者出现紫绀、呼吸困难,谵妄、昏迷、脉快、血压测不到,无尿、BUN>100mg%、肾功衰竭等。

8.急性呼吸衰竭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生进行性呼吸窘迫,过度换气,紫绀,焦急,出汗等,常规氧疗法不能使之缓解。

9急性肾功能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者23%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80%。其发生原因与低血容量、休克和胰激肽的作用有关。胰酶引起血凝异常,出现高凝状态,产生微循环障碍,导致肾缺血缺氧。

10循环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可引起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后者可酷似心肌梗塞。

11胰性脑病发生率约5.9%-11.9%,表现为神经精神异常,定向力缺乏,精神混乱,伴有幻想,幻觉,躁狂状态等。常为一过性,可完全恢复正常,也可遗留精神异常。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病情发展过程:可有以下3类:仅有过急性发作史,以后未再复发,但炎症持续存在;有过反复急性发作,但每次发作后并未完全痊愈,与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不同;有些患者并无明确腹痛发作,而最终出现脂肪泻、糖尿病等为主要表现,此型又称为慢性无痛性胰腺炎。

(2)症状:腹痛,初为间歇性,渐呈持续性,部位及性状与急性胰腺炎相似,可伴有发热与黄疸。因胰腺外分泌不足,胰酶缺乏而出现脂肪泻、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现象,最终胰岛必将累及,出现糖尿病症状。

(3)体征:上腹部可有压痛,或可扪及包块,并发脾静脉血栓时,可引起脾大,或出现节段性门脉高压征。少数可并发胰腺癌。

2.辅助检查

(1)血清和尿淀粉酶:除急性发作期,一般不增高。

(2)各种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均可减退。①促胰滠素试验。胰液分泌量减少(80mmol/L)和胰酶含量减低。②胆囊收缩素刺激试验。结果同促胰液素试验。③尿BT—PABA(苯甲酰一酪氨酰一对氨基苯甲酸)试验。测定尿中PABA的排泄量,约为正常量的50%。④Lundh试验。胰酶活力降低。此试验现已少用。

(3)血清放免法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测定:含量明显增加,系因胰酶减少,对胆囊收缩及促胰液素的反馈性抑制减弱差岩或消失所致。

(4)1~I碘化脂肪吸收试验:血131碘iE常值。

(5)胰腺内分泌功能减退,血糖可升高。

(6)腹部X线平片:可见胰腺钙化影,钡透可有胃和(或)十二指肠受压征象。

(7)B超扫描:可显示胰腺肿大或缩小以及囊肿等图像。

(8)逆行胰管造影:可见胰管结石、管腔变形或呈串珠状。

(9)CT扫描:可见胰腺缩小、增大或正常。密度下降或正常。胰管扩张呈串珠状,或狭窄与扩张混合存在。胰腺结石或钙化。

3.诊断标准①典型的症状与体征,外分泌功能明显异常,逆行胰胆管造影有典型的慢性胰腺炎改变,并可除外胰腺癌者。②x线与CT有明确胰腺钙化或胰腺结石。③胰腺活组织检查符合慢性胰腺炎。

4.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急性复发性胰腺炎鉴别:后者在发作时血淀耪酶显著增高,腹部平片常阴性,胰腺组织无永久性炎症痕迹。当慢性胰腺炎出现梗阻性黄疸时,常与胰腺癌、壶腹部瘟、总胆管结石等相混淆,往往须经多方面检查,甚至剖腹探查,经病理活检与细胞学检查才能作出诊断。

【治疗】

1.内科治疗①酗酒者立即停止饮酒。发作与胆石有关者应去除胆石。此外低脂、清淡饮食。②外分泌功能不足者{口服胰酶0.3g~0.9g,3次/日一,或口服多酶片。但过去市售的此类制剂多数活性不足,康彼身(Combizym)含胰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达吉胶囊(Dages)含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淀粉酶、熊去氧胆酸、纤维素酶、胰酶、胰脂酶等效果可能好些,而剂量须根据病情确定。③腹痛时可予抗胆碱能药物,如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15mg,3次/日,口服;阿托品0.5mg,皮下或肌内注射,或口服。④脂肪泻严重者,给予补充维生素A、D、K,叶酸及维生素B12等。

2.外科治疗为去除原发病,总胆管受压阻塞及并发假性囊肿等,可予手术治疗。

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概述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酶对胰腺自身消化所致的化学性炎症。临床表现以急性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及血、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按病理组织学改变分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两种。前者约占90%,预后良好,后者死亡率高。

病因和发病机制

1.梗阻与返流

约50%的急性胰腺炎由胆道结石、炎症和胆道蛔虫引起,尤以胆结石最为常见。上述疾病可引起壶腹部梗阻,胆汁潴留超过胰管压力,倒流入胰管,激活胰酶陪碧而发炎。胰管结石或蛔虫、胰管狭窄、肿瘤均可引起胰管梗阻,胰液排泄不畅、压力增高引起胰腺腺泡破裂,胰液外溢而导致急性胰腺炎。另外,十二指肠邻近部位病变如十二指肠憇室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等常伴有十二指肠内压增高和奥的氏括约肌功能障碍,促使十二指肠液返流胰管激活胰酶而发病。2.酗酒和暴饮暴食

可使胰液分泌过多,酗酒还可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与奥的氏括约肌痉挛,如伴呕吐可导致十二指肠内压骤增,引起十二指肠液返流激活胰酶而致病。3.感染唤乱此

肝胆炎症病原菌可通过淋巴管进入胰腺,也可发生血行感染,或肠道细菌由寄生虫携入胰管。一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以及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可伴有急性胰腺炎。4.中毒

某些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如甲状旁腺肿瘤、高血脂、高血钙等,一些药物如利尿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硫唑嘌呤等通过不同机制对胰腺造成毒性损害。

5.手术与创伤

手术损伤胰腺血管、胰胆管造影(ercp)也可引发急性胰腺炎。

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虽然致病途径不同,但却具有共同的发病过程,即胰腺各种消化酶被激活所导致的自身消化作用。

病理

按病理变化,急性胰腺炎可分为两种类型。

1.水肿型(也称间质型)

临床多见,主要表现为胰腺间质的水肿、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少量腺泡坏死,血管变化不明显。

2.出血坏死型

腺泡和脂肪组织坏死,血管出血坏死是本型的主要病变特点。病程长者可见脓肿、假性囊肿或瘘管形成。此型少见,预后差。

临床表现

出血坏死型比水肿型严重,常伴有休克等多种并发症。

1.腹痛

为主要临床表现。腹痛常于暴饮暴食后突然发作,为持续性剧痛,可有阵发性加重。腹痛位于上腹部,可偏左或偏右,有时向腰背部或肩背部放射。局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但肌紧张不明显。2.恶心、呕吐

起病时即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呕和迅吐与腹痛、肠胀气有关,呕吐剧烈时可吐出胆汁或血液,呕吐后腹痛不能缓解。3.发热

水肿型患者有中度发热,少数高热,一般持续3~5天;出血坏死型发热较高,且持续不退。如并发胰腺脓肿或腹膜炎时常呈驰张热。4.休克

是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重要特点。休克主要是由于有效血容量不足所致。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多有轻重不同的脱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出血坏死型常有明显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常伴有血钾、血镁下降。因低钙血症引起手足搐搦者,为重症与预后不佳之征兆。

6.胰腺邻近组织受累的表现

胰头部水肿或伴有胆道疾患可出现黄疸。胰液外溢至腹膜可发生腹膜炎,出现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及腹水征。坏死蔓延至胆管、胃肠道,或发生应激性溃疡,可并发急性消化道出血。病变侵犯膈肌可并发胸腔积液和肺不张。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

凡遇到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患者,都要想到急性胰腺炎,及时作血、尿淀粉酶检查,必要时作腹水淀粉酶检查,若淀粉酶升高达到诊断标准即可确诊。如空腹可作腹部b超协助诊断。出血坏死型胰腺病情凶险,有时因症状不典型及淀粉酶正常不易诊断,出现以下征象有利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诊断:休克、腹膜炎、胸膜炎和肺不张、消化道出血及皮肤紫癜、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血钙下降及血糖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

【答案】:C

少数急性隐胡胰腺炎患者因胰酶、坏死组织及旦携拦出血沿腹膜间隙与肌层渗入腹壁下,致两侧胁腹部及脐周皮肤呈暗灰蓝色,称为Grey-Turner征。Grey-Turner征阳性提示病情模胡危重,为重症胰腺炎的典型体征。

相关推荐

专题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