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经验谈

唐朝婚礼流程(唐代正宗的婚礼流程)

2024-01-03 15:02:03775

唐朝婚礼流程历史记载

唐朝人的婚礼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项,男女双方才能够走进婚姻都殿堂,这六项也就是所谓的六礼。而其中的三书是指肆槐聘书、礼书和迎书,这三书都是在商量整个婚礼过程中所用到的。在唐朝时,男女之间要想订立婚约,第一个走的流程是“纳采”。男方先让媒婆去女方家提亲,如果女方家人同意了,男方就可以进行“纳采”,就是拿着“贽礼”送到女方家。纳采如同我们现今的求婚仪式,在唐朝时,送的礼物是大雁,因为大雁在当时象征着“忠贞不渝”。这个礼物不仅代表着男方的诚意,也表达了唐朝男女对婚姻忠贞的美好向往。女方答应了男方的求婚,之后男方就要问女方的生辰八字,根据二人的生辰八字看男女是否合裂液友婚。我们现如今结婚也保留了这个习俗。算好生辰八字之后,也得通知女方,这个过程就是“问名”和“纳吉”。之后男方就要下聘书了和送礼物,正式通知女方,二人建立了婚约,如同我们如今的订婚仪式。娶人家的姑娘,不能白娶,得送聘礼。送聘礼,就要用到礼书,用来记载聘礼的数量和礼物的名称。送完聘礼之后,男方确立了结婚日期,告诉女方家里埋衫,是否同意这个结婚日期,这个过程就是“请期”。待女方同意后,最后一个过程就是“亲迎”。男方拿着迎书,来到女方家里,用八抬大桥将女方接走。之后新郎和新娘举行结婚典礼仪式,拜堂成亲入洞房。以上就是唐朝人结婚时要走的流程,虽然繁琐复杂化,但是也代表着新郎要迎娶新娘的诚心诚意的态度。各种仪式的象征也寄托了新郎和新娘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以及新人父母和亲朋好友对这对新人的婚姻生活的美好祝愿。

唐朝婚礼流程图片

尽管是在现代这个新社会,每个地区也有每个地区的风俗,尤其在婚礼的细节上体现得就十分的明显。同样的,在古代的各个朝代也有着不同的婚礼习俗和婚礼仪式以及流程。那么在当时相对来说比较开放扰斗樱的唐朝,他们的婚礼仪式是怎样的?都有哪些流程呢?

第一,结婚六礼。

在唐朝时候,婚礼的仪式可以总结为六礼。第一礼是纳采,第二礼是问名,第三礼是纳吉,第四礼是纳征,第五礼是请期缓丛,第六礼是亲迎。这一仪式在《礼记昏义》里面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牵扯到和外族的联姻则有着其他更加详细的要求。

第二,接亲流程。

在迎亲的时候,新郎等一群人来到新娘家门口,需要齐声高喊“新妇子”。然后新娘家会紧闭大门,意思就是给新郎点儿颜色看看,这个时候新郎就要一直在门外催促,直至把新娘接上车。在接完新娘之后,女方还会派一批人挡在路上,不让新郎的车子过去,除非留下“买路财”。

第三,婚轿流程。

当新郎接到新娘子之后,在新娘子上车的时候必须挡上膝盖,然后搭上盖头。新娘子上车之后新郎需要围着车绕三圈,当然这是要新郎骑着马进行的。当销雀新娘子一开始到婆家之后要先拜灶台,这预示着将来新娘要成为操持家务的一把好手。

唐朝婚礼流程都有哪些

唐朝婚礼流程

在唐朝时期的结为夫妇一般都会有两个较大的阶段,那就是订婚和成亲。纳采、问名、纳吉、纳币(下彩礼)属于定婚的程序,择日、亲迎属于成亲的程序,这些传统被称为“六或租败礼”。可见,即使传统礼仪,定婚的程序有四套,是重点。下面就来看看唐朝婚礼流程是怎样的。

唐朝婚礼流程:

1新郎先登台,台上和伴郎一起高喊“新妇子出来”(司仪注解“新妇子”的意思并说明:“新郎这样喊你衫颤可喊不出新娘来哦”)

2新郎念催妆诗:“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司仪注解,赞扬新娘子象水中的芙蓉一样的美丽。)下台把新娘子迎进来。(音响切换到主宴会厅)

3新人走上红地毯后,金童玉女在身后撒五谷杂粮。(司仪注解撒五谷的意思,一切准备就绪,良辰吉时就到了)

跨火盆:玉凤抬足迈盆火,凶神恶煞两边躲。喜从天降落福窝,好日子红红火火!新人跨火盆喽——)

跨马鞍:一块檀香木,雕成玉马鞍,新人迈过去,步步保平安。新人跨马鞍喽——)跨米袋:有吃又有穿一代胜一代。新人跨米袋喽——)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上台转过身。

有请新郎官在自己新婚庆典的'舞台上三箭定乾坤:一箭射天天赐良缘一箭射天地配一双

三箭射洞房(笑)三箭定乾坤新郎接新娘入

4“却扇之礼”———新娘始终用扇面遮面,即使新郎挑开红盖头,扇面也未撤去,必须要用新郎的才华来打动新娘,才可看到新娘容貌。

司仪:各位来宾,各位贵友,按照咱老祖宗的规矩,新娘的盖头是到了洞房新郎才挑开了,但是,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这么多的朋友,这么多的嘉宾,大家型蠢是不是想早一点看看新娘的花容呀!(想)。那好!今儿咱们就来个“与时俱进”,提前在这里让新郎揭开盖头,好不好?(好)(然后拿一称杆,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呀?(称杆)对,这是称杆,称杆这上面的是什么?(称星)这秤杆也叫“喜竿”,咱们让新郎官,拿这个“喜竿”挑开新娘的盖头,(响乐)一挑——眉清目秀,二挑——口红齿白,三挑——称心如意”,“蒙头红、挑三挑,过不了三年有两小,新郎官“称心如意”啦!

奇怪了,红盖头都挑了,为什么新娘要用扇子遮住芳容,不让新郎看见,哦。。。。。。原来这是我们老祖宗唐朝的规矩,新郎和我们大家真想见新娘的芳容还必须要经历一道关,那就是新娘还要考考新郎的才华,啥才华?新郎还必须当众在吟一首“却扇诗”,看看能不能打动新娘子哦。

新郎当众吟诗:“莫将画扇出幄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是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司仪:新郎这首诗吟的巧吟的妙啊,把新娘比喻成了美丽的桂花。新娘将扇子移开

这正是“芙蓉出绿水,新人露花容”。大家掌声祝福啦!(响乐)]

上面就是唐朝婚礼流程啦,有兴趣的朋友学习一下吧。

;

唐朝婚礼流程全部过程详细

唐朝王爷娶妻的仪式流程有:六礼、催妆、下婿等。

1、六礼

六礼是古代谈婚论嫁必须遵循的礼节。在唐朝,这个礼节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传承。这六礼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跨越好几个朝代流传至今。现代婚行液礼,也都有按照上面的内容来执行。

2、催妆

唐朝在逗瞎迎亲时,新郎的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门口时,要一起齐声大喊:“新妇子!”这个时候,新娘家往往是关闭大门的情况,就是要给新郎摆到关卡,证明娶媳妇不花心思和用心是不会简单开门放过的。于是,新郎就会安排夫家上百号站在大门口一起叫唤,直到把门催开。

3、障车

唐朝的迎亲时间一开始都设在黄昏,在中唐以后才有人提出把时间改清晨。因为婚礼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接完新娘之后,女方会集中一批人挡其去路,只要留下买路财,才能放新郎和新山带空娘过去。

4、下婿

在唐朝,新娘的轿子到达新郎家大门口时,新娘家中所有到场的女性来宾,每人都会拿棍子轻敲新郎,这儿的做法是为了告诉新郎,以后不许欺负新娘。

古代的嫁娶习俗:

1、纳彩:俗话是说媒的意思,指的是男方家请媒人去跟意向的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点头同意协商讨论婚姻之后,男方家就可以准备礼品上门去求婚了。

2、问名:俗话是合生辰八字,由媒人去问女方的出生年月日和姓名,为此还要准备合婚仪式。

3、纳吉:男方家挑选到结婚吉日后,准备礼物通知女方,婚事就算初步确定。

4、纳征:俗话是过大礼的意思,男方在选定的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

5、请期:择吉日完婚,选择的日子一般都是双月双日,因为双月双日有着婚姻幸福圆满的寓意。

6、迎亲:在大婚当日,男方带着迎书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

唐朝婚礼流程图

(一)一般古典中式婚礼典礼流程:迎亲环节

1.上头

上头就是梳头,在古代,男女双方在出门前要请一位“全福”的婆婆,在特定的吉时梳头。其中“全福”代表着,梳头的婆婆“六亲皆全,儿女满堂”。

“全福”婆婆梳头时会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这个传统仪式,寓意美好,是希望结婚的两人能长长久久永远幸福。

2.叫门

“叫门”就是如今的接亲环节了,也是婚礼中的高潮环节之一。

在古代,新郎是要兴歌赋作对才能过关的。如今的“叫门”环节,新郎也要经过千奇百怪的考验,才能顺利迎娶新娘。

3.拜别

"拜别"就是新娘离开家前和自己的父母道别。

新娘子要叩拜自己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新郎则要向新娘的父母鞠躬行礼,表示他要带走新娘了,请岳父岳母放心,他一定会照顾好二老的女儿的。

如果有红盖头的话,还须由新娘的父亲前洞为新娘盖好,和西式婚礼中新娘爸爸给新娘披上头纱一样。

4.射箭

等到迎亲的队伍到达之后,新郎需要做出三个射箭的动作。

一是向天射箭式,二是向地射箭式,三是向远方射箭式,之后才能接新娘下车或是下轿。

向天射箭,是祈求上天的祝福;

向地射箭,是代表天长地久;

向远方射箭,是祝福今后生活幸福美满。

5.跨火盆

新郎新娘需要从火盆上共同跨过去。

其寓意是辟邪,相传有鬼魅喜跟在人后,鬼魅怕火,当新人跨过火盆后,鬼就不能跟过来了。

跨火盆能够洗去晦气和不祥,表示今后的生活会红红火火。

6.拜堂

在古代,拜堂主要包括了拜天地、拜祖庙、拜父母和夫妻交拜。

现在简化为:拜天地、拜高堂和夫妻对拜。

7.掀盖头

掀盖头指新郎用一杆秤挑开新娘的红盖头。

“秤”与“称”同音,寓意着新娘对于新郎来说十分称心如意。

8.合卺酒

卺原本是一个长着像葫芦的瓠瓜,在古代人们将它作为婚礼中盛酒的容器。

合卺礼需将瓠瓜一分为二却用红线相连,随后新郎新娘各拿一半交杯对饮。

其寓意着婚礼将两人合二为一,婚后相亲相爱,同甘共苦。

9.改口茶

新郎新娘需要向对方的父母敬感恩茶,并且改口称对方父母为爸爸妈妈,当双方父母喝完茶后还需要给新人红包。

在这个仪式中,双方父母喝下新人的这杯茶,表达自己对儿媳或女婿非常满意。

(二)唐朝婚礼仪式流程

1.新郎先登台,台上和伴郎一起高喊“新妇子出来”(司仪注解“新妇子”的意思并说明:“新郎这样喊你可喊不出新娘来哦”)

2.新郎念催妆诗:“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旅乎(司仪注解,赞扬新娘子象水中的芙蓉一样的美丽。)下台把新娘子迎进来。(音响切换到主宴会厅)

3.新人走上红地毯后,金童玉女在身后撒五谷杂粮。(司仪注解撒五谷的意思,一切准备就绪,良辰吉时就到了)

跨火盆:玉凤抬足迈盆火,凶神恶煞两边躲。喜从天降落福窝,好日子红红火火!新人跨火盆喽——)

跨马鞍:一块檀香木,雕成玉马鞍,新人迈过去,步步保平安。新人跨马鞍喽——)跨米袋:有吃又有穿一代胜一代。新人跨米袋喽——)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上台转过身。

有请新郎官在自己新婚庆典的舞台上三箭定乾坤:一箭射天天赐良缘一箭射天地配一双

三箭射洞房(笑)三箭定乾坤新郎接新娘入

4.“却扇之礼”———新娘始终用扇面遮面,即使新郎挑开红盖头,扇面也未撤去,必须要用新郎的才华来打动新娘,才可看到新娘容貌。

司仪:各位来宾,各位贵友,按照咱老祖宗的规矩,新娘的盖头是到了洞房新郎才挑开了,但拆悔悉是,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这么多的朋友,这么多的嘉宾,大家是不是想早一点看看新娘的花容呀!(想)。那好!今儿咱们就来个“与时俱进”,提前在这里让新郎揭开盖头,好不好?(好)(然后拿一称杆,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呀?(称杆)对,这是称杆,称杆这上面的是什么?(称星)这秤杆也叫“喜竿”,咱们让新郎官,拿这个“喜竿”挑开新娘的盖头,(响乐)一挑——眉清目秀,二挑——口红齿白,三挑——称心如意”,“蒙头红、挑三挑,过不了三年有两小,新郎官“称心如意”啦!

奇怪了,红盖头都挑了,为什么新娘要用扇子遮住芳容,不让新郎看见,哦。。。。。。原来这是我们老祖宗唐朝的规矩,新郎和我们大家真想见新娘的芳容还必须要经历一道关,那就是新娘还要考考新郎的才华,啥才华?新郎还必须当众在吟一首“却扇诗”,看看能不能打动新娘子哦。

新郎当众吟诗:“莫将画扇出幄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是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司仪:新郎这首诗吟的巧吟的妙啊,把新娘比喻成了美丽的桂花。新娘将扇子移开

这正是“芙蓉出绿水,新人露花容”。大家掌声祝福啦!(响乐)]

5.有请证婚人为2位新人证婚

6.三拜九叩大礼

司仪:下面请新人行大礼,行三拜九叩之礼。

一拜天地日月星,请一对新人转过身,整衣冠,拱手作揖,拜——。(响乐)风调雨顺,一鞠躬,五谷丰登,再鞠躬,家业兴旺,三鞠躬,再拜高堂,老祖宗。有请双方家长上台入座。整衣冠,拜。(响乐)

祝父母多福多寿,一鞠躬。愿高堂幸福安康,再鞠躬。

愿父母双亲,寿比南山,三鞠躬。

请新人面向北,相对而立——互相整衣官——拱手作揖——拜夫妻恩爱,一鞠躬。百年好和,再鞠躬。早生贵子,三鞠躬。(响乐)

天上牛郎会织女,地上才子配成双,今日两家结秦晋,荣华富贵万年长

7.咱老祖宗结婚的时候啊,还要交换信物给对方,今天啊,我们这对新人也有信物给对方,交换戒指

8.“结发之礼”———侍女奉上剪刀,新郎新娘各剪下一缕头发,然后用红线扎起放入锦囊挽成“合鬓”,由新娘保存,象征着夫妻和睦,永结同心。(假装剪)

9.在这里我也代表一对新人,祝愿双方老人“福如东海常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愿你们来年的此时共享三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水有源,树有根,儿女不忘养育恩,感恩献茶啦!!!(伴娘送上)新郎手捧盖碗:1.请泰山大人喝茶,2.请岳母大人喝茶。细节:双方父母喝茶,给红包。

10.“合卺(jǐn)之礼”———交杯酒,将一个一分为二的葫芦上系着红绳,新郎新娘交换葫芦瓢,共同饮下瓢中酒。司仪说:“合卺是指夫妻交杯酒,葫芦是苦的,倒进去的自然是苦酒,一分为二的葫芦含有同甘共苦的深切含义。一朝同饮合卺酒,一生一世永缠绵。(伴娘送上交杯酒)新人挽起双手,幸福从此开头。同干共饮交杯酒,真情真爱心中留,有请干杯!共祝新人痴心情浓,血脉相融,爱满苍穹。

送入洞房————(新郎背起新娘下主台朝宴会厅门口奔)一路司仪撒红包,每桌上撒新郎发言

总结:唐朝婚姻习俗多继承于北朝。以上就是唐朝婚礼仪式流程,想要举办一场正宗唐朝婚礼的新人可不要错过。

(三)汉服婚礼流程

迎亲前

新郎迎亲前,男方妈妈要给新郎穿上大婚服,戴上头冠,然后在亲朋好友的观礼之下,行教子礼。父亲会送给新郎一杯酒,并叮嘱儿子要夫妻恩爱,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孝顺父母。然后将信物木雁交到新郎手中,让新郎捧着下楼前往迎亲。

迎亲流程

1.新郎出发

新郎出发可以从父母家出发,也可以从新房出发,如果婚车需要扎花车,也可以从扎花车的地方出发,这就没有具体规定了。只是要记住出发前给每个婚车车队的司机每人发一个喜袋,和一张路线图,摄像车上要有一个认识新娘家的人。另外新郎不用太早出发,只要避开高峰就好,早到,迟到接到新娘的时间都差不多的,到的太早只会让自己更累,但是也不能太晚了,防止会有突发事件发生。什么时候出发还要考虑到路程的远近,路况等等...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综合考虑。

2.堵门、玩接亲游戏

堵门是迎亲中新郎对大的考验,新郎要注意两点:1要哄,哄伴娘,哄新娘的亲戚朋友,至于是用红包哄呢,还是用行动来哄,就看新郎;2是要忍,不管怎么刁难,新郎都不可以红脸,切记切记!当然,新娘那边,堵门别全是要红包,可以多弄点游戏来难为难为新郎,这样既热闹,又有气氛。比干要红包好多,当然也要提醒堵门别太过了,大家都是为了热闹,太过就不好了,点到即止。

3.进门后先求婚

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进门了,可以见到新娘啦。进门后第一件事就是手捧鲜花,来个干净漂亮的单膝跪地,想新娘求婚,动作要连贯,漂亮一气呵成。进入新娘的闺房后,第一件事就是老老实实的求婚。别一进门就想着找鞋子,鞋子肯定要找的,先求婚,大家注意!

4.敬茶,改口

求婚完毕后就要向长辈敬茶改口了哦,敬茶的顺序是先敬父母,后敬爷爷奶奶。如果摄像是单机摄像的,新人和父母不要面对面的站,这样拍出来的视频会不好看,最好能站成45度角。改口别光改父母,新娘家在场的亲戚都改口喊一边,都是有红包的。

5.找鞋子

终于要出门了,新娘的鞋子还是一定要找的。这找鞋子就要看新郎的人缘了,平时和新娘家的亲戚多走动走动,这时候会比较好过关,如果买通了伴娘,也会比较好办,如果事先毫无准备,那就只能找了,发动所有的兄弟姐妹一起帮忙吧。

6.出门

终于要出门了,新娘依旧要由新娘的亲戚背出去,背新娘的肯定是要给大红包的。新娘们要注意,背下楼时要防止走光,因为很多婚纱都是有篷裙的,所以要注意呀,特别是夏天结婚的新娘更要注意了。在出门之前新娘要注意保护脚,很多人都要求结婚当天才能穿婚鞋,所以很多婚鞋结婚当天还是新的,新鞋都会比较硬,很容易磨破脚,如果结婚当天把脚磨破了,那会相当的痛苦,所以新娘们在穿婚鞋前,先在脚上帖上一些创可贴,要是那种肉色的,超薄的,至于贴在哪就根据自己平时的穿鞋经验,自己感觉穿高跟鞋时哪里磨的疼,那就贴哪。这样可以保护好脚,脚磨破了还要继续穿高跟鞋就太痛苦了。

7.上车

新娘出门了,准备上婚车,出门时新娘手上要拿一个苹果!这里还要再提醒大家一下,如果新娘家住在一个很深的巷子里,那婚车还是不要进去吧,万一出不来就杯具了!!让被新娘的吃点辛苦,多背点路,红包给大点。

8.穿鞋

婚车的车门前要放两条糕,新郎给新娘穿鞋时,新娘的脚就踩在糕上,这叫步步高升,至于要什么糕,水月准备用那种云片糕,红色的喜庆,哈哈.....新娘坐在车上穿鞋时,要注意往外坐一些,要保证半个人在车外,因为车里和车外的光线完全不同,坐在里面光线不好拍出来的照片会很不好看,所以新娘们要注意,上车后调整好位置再让新郎帮你穿鞋。

9.到新房

好不容易把新娘接了回来,回新房就要新郎自己背新娘了,这时候就希望婚房别在6楼,7楼的爬的要死人的。新娘回到新房后把苹果放在床头,意思是把平安从娘家带到了夫家,很好寓意哈。到了新房后,就是新娘要敬茶,改口,还要喝甜汤的,以后的生活会甜甜蜜蜜的。

婚礼仪式

上午十点,周制汉服婚礼仪式正式开始。众多亲朋好友让婚礼现场气氛温馨、和谐,喜气洋洋。两位着汉代婚服的新人在妹妹或者好友扮作的侍女的陪伴下出场。

赞者读诰文,随后新人行沃盥礼,洗双手,表达郑重之情。

行同牢礼,吃碗里同一种肉,同一种饭,表达新人从此合为一家。

行合卺礼。卺是指葫芦。侍女拿过一个剖开的葫芦,新郎新娘各饮瓢中苦酒,表示新人从此同甘共苦。喝完,将葫芦对到一起,新娘用红线系住葫芦。

随后,新人行解缨结发礼,新郎新娘相互剪下一缕头发,新娘用红线将头发扎在一起,表示永结同心。新人为对方佩戴玉佩,而后行执手礼。最后行三拜之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成。

相关推荐

专题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