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经验谈

杭姓(杭姓算不算稀有姓氏)

2024-03-07 10:10:53948
杭姓?相传夏禹治水时来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大会天下诸侯。那么,杭姓?一起来了解下吧。

杭姓氏怎么读

杭的字义都有哪些意义杭

一、hán

1.渡。《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毛传:“杭,渡也。”

2.指航行。明何景明《进舟赋》:“惩往途而省究兮,吾庶以慎吾杭。”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藤为水马,腹大如囊……短桡冒铁,可战可杭。”

3.渡船。《楚辞・九章・惜诵》:“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4.指用船只连接成的浮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渐江,《山海经》谓之浙江也。浙江又北径歙县东,与一小溪合……溪广二百步,上立杭以相通。”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一》:“所谓方舟,殆今浮桥是也。盖神禹至此,溪壑萦回,造杭以渡。”

5.方言。忽然。参见“杭好杭歹”。

【杭好杭歹】方言。忽好忽歹。《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那内官的性儿是拿不定的,杭好杭歹。”

6.浙江省杭州市的简称。如:苏杭、杭嘉湖。

7.姓。汉有杭徐。

二、kàn

同“抗1”。

1.御。《礼记・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唐孔颖达疏:“唯椁不周,下有茵,上有杭席故也。”阮元校勘记:“闽监、毛本杭作‘抗’。”

2.昂起。唐陈子昂《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杜君乃挟琴起舞,杭首高歌。”

3.高。参见“杭杭”。

【杭杭】高耸貌。唐沈亚之《文祝延二阕》诗之一:“闽山之杭杭兮水堋堋,吞荒抱大兮香迭层。”

三、kān

通“康”。

见“杭庄”。

【杭庄】康庄。宽阔平坦的大路。杭,通“康”。《明李李管子・轻重丁》:“请以令决x洛之水,通之杭庄之间。”郭沫若等集校引王念孙曰:“杭,当为抗。抗,古读若康。抗庄即康庄。”

杭字的意思〈动〉

(形声。从木,亢(kāng)声。(Káng)本义:抵御)

方舟并济或以船渡

杭,渡也。――《说文》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诗・卫风・河广》

魂中道而无杭。――《楚辞・九章・惜诵》

又如:杭筏(渡水的筏子);杭绝(乘船渡过)

航行

惩往途而省究兮,吾庶以慎吾杭。――明・何景明《进舟赋》

〈名〉

方舟;船

杭,方舟也。――《说文》

盖周跃鱼陨杭。――《史记・司马相如传》

又如:杭绝(乘船渡过)

浙江省杭州市的简称。如:杭纱(杭州产的细纱布);杭(杭州产的粗绸);杭越(杭州和越州的并称)

杭字在名字的含义杭天琪

杭字在名字的含义杭州西湖

【取名】寓意有杭字的字5分董激迟扬帆(有寓意了、但有点俗哈)董力豪(豪指大,力带表男孩子的刚阳)

不行的话再找我,一定要给分啊

杭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杭这个字的意思是:1.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简称:~纺。~剧。

2.姓。

3.古同“航”,渡河。

ズ济字的含义是什么?姓名「ズ肌沟幕本信扰森息

0划(水)

8划(木)

得分:46

(凶)

天格:1分(木)人格:8分(金)地格:9分(水)外格:2分(木)总格:8分(金)

「ズ肌沟摹叭才”解析

(木金水)暗示健康、生活是否顺利为:

成功运不佳,常有烦恼和不安,尤其易起急变失落的悲运,易患脑溢血或其他疾病。(凶)

1、总论:如有一时的成功应满足了,否则会越陷越深,而至不可收拾之局面,带来身心过劳烦恼不安,慎防急难灾厄。

2、性格:为人节俭好静,性情孤癖,不善交际,忧郁气闷,喜怒难辩,心情常有不安之感,常有不平不满之心理。

3、意志:意志坚定,有坚强的创业毅力,耐性亦佳,能忍受艰苦。但劳多而功少。

4、事业:应从事稳定收入的生意,或薪水生活较适合,投机性行业远离为安。

5、家庭:与父母不和,家庭不太温暖,亲友无助。

6、婚姻:男娶傲慢之妻,婚后常闹意见;女嫁无能力之夫,婚后不美满。

7、子女:子女较顽固,不要过于溺爱,否则长大无法管束。

8、社交:不善交际,社交能力不佳,带来的只有苦闷与忧愁。

9、精神:事事不如意,烦闷多多,宜加强精神修养。

10、财运:平日操劳又勤俭,但是财运仍不佳,应注重精神生活减少苦闷。

11、健康:易患神经衰弱、头痛、呼吸系统疾病。

12、老运:老境稍安定,但经济、精神仍不佳。

取名T杭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名:T杭,各字笔画10、8。

T天格:11(木)

杭人格:18(金)

地格:09(水)

总格:18(金)外格:2(木)

【T】10画,字意:精明公正,智勇双全,一生清雅荣贵,成功隆昌。(水)

【杭】8画,字意:温和多才,清雅伶俐,中年有灾,忌车怕水,晚年吉祥。(木)

姓名综合得分:84分

杭字与什么字结合成好听的名字杭州杭纺杭育舟杭杭绸苏杭飞杭天杭颉杭杭本杭颍杭杭榔杭杭越萨杭杭绝杭子杭庄杭筏杭西杭缎梯杭杭纱杭绢杭?杭剧杭杭好杭歹

蔡钰杭这个名字好吗代表什么含义用字的意义:

钰:宝物;坚硬的金属。(此字在人名库***出现约:151,570次)

杭:意指方舟,船。杭也是今浙江省杭州市的简称。(此字在人名库***出现约:47,280次)

《说文解字》释云:杭,渡也。

蔡蔡系您指定的姓氏用字。从生肖上看,生肖为马,名字中应有艹部首为吉,蔡的部首为艹。

钰从生肖上看,生肖为马,名字中应有钅部首为吉,钰的部首为钅。

杭从生肖上看,生肖为马,名字中应有木部首为吉,杭的部首为木。

字义钰表示宝物、珍宝、贵金属;杭表示航行、杭州、飞杭,意义优美。

音律蔡、钰、杭的读音是cài、yù、háng,声调为去声、去声、阳平。

字型蔡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7画;钰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3画;杭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8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7-13-8,五格俱佳。

意蕴该名字可以趣解为:“珍宝?航行”。

杭姓在百家姓排名

中国百家姓排名如下:

王李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

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

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

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

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

庞樊兰殷,施陶洪翟,安颜倪严,牛温芦季,俞章鲁葛。

伍韦申尤,毕聂丛焦,向柳邢路,岳齐沿梅,莫庄辛管。

祝左涂谷,祁时舒耿,牟卜肖詹,关苗凌费,纪靳盛童。

欧甄项曲,成游阳裴,席卫查屈,鲍位覃霍,翁隋植甘橘正。

景薄单包,司柏宁柯,阮桂闵欧阳,解强柴华,车冉房边。

净阴闫佘,练骆付代,麦容悲初,瞿褚班全,名井米谈。

宫虞奚佟,符蒲穆漆,卞东储党,从艾苻厉,岑燕吉冷。

仇伊首郁,娄楚邝历,狄简胥连,帅封危支,原滕苑信。

索栗官沙,池藏腔团师国,巩刁茅杭,巫居窦皮,戈麻饶习。

巴旷宗荆,荣孝蔺廉,员西寇刃,见底区郦,卓琚续朴。

蒙敖花应,喻冀尚顿,菅嵇雒弓,忻权谌卿,扈海冼伦。

鹿宿山桑,裘达么智,宣尉迟东方幺,郎农戚屠,楼步鞠仲。

尉蓝招攀,栾籍寿邬,荚税逄加,勾由福缑,钦鲜于但邸。

逢况鄢古,乐斯钮盖,旦毅邰哈,鄂商英迟,仝亓玄黑。

扩展资料: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依托全世界最大、覆盖全国14亿人口的信息系统,采用大数伍伍橘据技术对全国户籍人口(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姓氏和姓名用字、2019年新生儿姓名用字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万”姓以275万人、“欧”姓以261万人,双双跻身2019年“百家姓”。“常”“汤”两姓则排至第101、102位。

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姬,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百家姓排名

杭姓人口有多少

约21万。

杭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八十三位门阀。

起源:

源于姒姓,出自大禹的庶支后代,属于以国名改字为氏。杭氏源于国名。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夏禹完成治水工作后,剩余和留下来不少舢板、船只,把九州内所有的船只统统交由庶子管理,封国于浙江滂水搏源之地,其地即称“余航”。

在典籍《禹贡》中记载:“余航,扬州之域。宋鼌无咎曰:左浙江,右具区,北大海,南天目。”在典籍《唐韵》中也记载:“杭,与航同毕银颂。方舟也。”

其后世子孙有人将“航”字的“舟”偏旁抹掉,安之以“木”,从此便以“杭”为姓手郑氏,称杭氏,世代相传至今。

杭姓氏读kang还是hang

杭字不是多音字,组词及词组意思如下:

杭好杭歹  [方言。忽好忽歹。]

杭杭  [高耸貌。]

杭杭子  [脓包,没有用的东西。]

榔杭  [见"榔槺"。]

萨杭  [谓用绳拴住。]

苏杭  [苏州﹑杭州的并称。]

天杭  [银河。]

梯杭誉拦  [见"梯航"。]

上说天堂,下说苏杭  [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形容苏州、杭州的繁荣、富庶。]

【读音】

háng

【造字法】

形声;从木、亢声

【基本字义】

1.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简称:~纺。~剧。

2.姓。

3.古同“航”,渡河。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木,亢(kāng)声。(Káng)本义:抵御)

2. 方舟并济或以船渡[ferry]

杭,渡也。——《说文》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诗·卫风·河广》

魂中道而无杭。——《楚辞·九章·惜诵》

3. 又如:杭筏(渡水的筏子);杭绝(乘船渡过庆运胡)

4. 航行[navigate]

惩往途而省究兮,吾庶以慎吾杭。——明·何景明《进舟赋》

〈名〉

1. 方舟;船[ferryboat]

杭,方舟也。——《说文》

盖周跃鱼陨杭。——《史记·司马相如传》

2. 又如:杭绝(乘船渡过)

3. 浙江省杭州市的简称[Hangzhou]。如:杭纱(杭州产的细纱布);杭紬(杭州产的粗绸);杭越(杭州和越州的并称)

【常用词组】

1.杭绸hángchóu

[silksfromHangzhou(Hangchow)]杭州出产的丝绸

2.杭纺hángfǎng

[asoftplain-weavesilkfabricproducedinHangzhou]杭州纺绸

3.杭好杭歹hánghǎo-hángdǎi

[sometimesgood,sometimesbad]时好时坏

那内官的性儿是拿不定的,杭好杭歹,他恨你咬的牙顶儿疼。——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4.杭杭悄培子,杭子hánghángzi,hángzi

(1)[fellow]∶家伙(指人)。含轻蔑之意

这样混账杭杭子!

(2)[thing]∶东西(指物)。含轻蔑之意

我只要汗巾,不要这包着的杭杭子。——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5.杭剧hángjù

[Hangzhouopera]流行于浙江杭州的戏曲剧种

6.杭州Hángzhōu

[Hangzhou(Hangchow)]中国东部浙江省濒杭州湾的港市,浙江省省会,中国六大古都之名,是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区

杭姓名人

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八十三位门阀,有源于抗氏、伉氏、以地为氏等说法,族人尊杭徐伯为得姓始祖。以下是我并游为你精心整理的杭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杭姓源出

一、杭氏出于抗氏、伉氏。《元和姓纂》云:三伉氏,春秋时卫邑也。抗氏,魏国三伉大夫之后,后有抗喜为汉中太守。后转写为杭氏。

二、以地为氏。传说大禹治水后,封有余航国,即余杭。其后人即为杭氏。

得姓始祖

杭徐伯。杭氏发祥之地为丹阳郡(安徽省宣城一带)。杭氏源于国名。据《姓氏考略》载,夏禹治水后,把九州内所有的船只统统交由庶子管理,封国于浙江余航。其后世子孙将“航”字的舟边抹掉,安之以木,从此便以“杭”为姓。东汉时,泰山太守杭徐伯任职中郎将,因讨伐平乱著功,荣封为“东乡侯”(封地在浙江余航),杭徐伯乃成为杭姓始祖。定居于云阳西乡的新埭村(全州杭甲村)。杭徐伯的后人为避五代兵革之乱,又从云阳迁至馀杭泊水湾。宋庆历年间,天下趋定,杭徐伯的后人寅正仰慕先人故里,扶其老父钦训跋山涉水辗转抵丹,回归先人旧地,仍定址于西乡的新埭村。故杭氏后人尊杭徐伯为杭姓的得姓始祖。

杭姓迁徙分布

杭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八十三位门阀。

关于杭氏起源的说法,最早和大禹治水有关。相传夏禹治水时来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大会天下诸侯。治水大业完成后,那里留下很多船只,他把这些船只交给他的一个儿子管理,并将他封在全航这个地方,建立了余航国(今浙江余杭)。后来,其子孙就将“航”去舟加木写成“杭”,并绝喊销自称为杭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杭氏一族。

在古代,杭氏的望族大多出自于丹阳郡。杭氏族人落户丹阳后,杭寅正的四世孙外徙杭柳茹,九世孙杭诚徙居榨上(今江苏延陵杭甲村),十四世孙杭鉴九卜居华甸。此外,杭氏宗人不忘先人创业之艰,构宗祠以敬祖。修家乘以联代。自明朝后期至民国三十二年曾辑谱十三次。

东汉时期,泰山太守杭徐伯任职中郎将,因讨伐平乱著功,荣封为“东乡侯”,封地在浙江余航,杭徐伯乃成为杭姓始祖,后定居于云阳西乡的新埭村(今全州杭甲村)。杭徐伯的后人为避五代兵革之乱,又从云阳迁至余杭泊水湾。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该支杭氏族人都以安徽、浙江为聚居之地。后随着战乱等原因,逐渐向沿海其它地区迁徙。当今杭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和东北地区。

如今,杭氏族人在丹阳群居村落为全州杭甲,延陵杭甲、柳茹,开发区华甸,陵口下栅口、司徒东王和云阳镇等。

杭氏宗祠以“余杭堂”最为普遍。丹阳杭氏大宗祠为新埭村的“清明堂”;此外,榨上村(杭甲村)也建有分祠。

杭姓姓氏文化

郡望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后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今江苏省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余杭郡:本来是秦朝的会稽郡所管辖的余杭县。东汉的时候又隶属于吴郡。南朝陈国在此设置钱溏郡,隋朝的时候改名为余杭郡。其时辖地均在今浙江省境内杭山一带,有余杭山,地渗链近太湖。

堂号

余杭堂:以望立堂。

丹阳堂:以望立堂。

东乡堂:东汉时期有个叫航徐的人。他最初是当宣城长,把山林中的蛮夷全部迁到县城附近当农民,境内遂无盗贼。后来他升为中郎将,因攻破泰山的盗贼,被封为东乡侯,迁长沙太守。杭氏因以“东乡”为堂号。

杭姓家族名人

杭世骏:清代浙江仁和人。公元1696-1773年,字大宗。著名清朝学者。清朝雍正年间举人。博览群书,擅长诗文,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举博学鸿词,授编修,官至御史。曾校勘武英殿《十三经》、《二十四史》,纂修《三礼义疏》。着有《石经考异》、《史记考异》、《汉书疏证》、《道古堂诗文集》等。

杭徐:东汉丹阳人。字伯徐。初任宣城长,政绩卓著,境内无盗贼。后升为中郎将,攻破泰山守敌,封东乡侯。官至长沙太守。

以上就是关于杭姓的相关介绍,故杭氏后人尊杭徐伯为杭姓的得姓始祖。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专题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