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经验谈

上指(上指什么意思)

2024-04-30 13:26:43977
上指?卡,上下都有,上下相对。那么,上指?一起来了解下吧。

上指什么生肖

龙,上在古代指皇帝,龙代表皇帝,所以答案是龙。

上指天下指地佛像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个独尊的我,并不是指的自己,而是一切佛。

上指天下指地

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常于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即佛陀生日那天开法会浴佛时出现这副幼儿佛像。

传说佛陀出世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上指下派的意思

明·瞿汝稷曾集录大量禅宗的公案、语录,汇编成《指月录》三十二卷。书名中的“指月”屡见于经论,即以手指指向明月。《圆觉经》说:“修多罗(了义经)教,如标月指。”“指”喻经教中的一切语言文字,“月”喻佛法的真实义谛。简言之,“指”与“月”喻言与义、相与性的关系。《大慧语录》卷二十谓:“古人云,见月休观指,归家罢问程……归到家了,自然不问程途;见真月了,自然不看指头矣。”“指月”的目的,要人观月,而不是观指。同样,经教中的万言千语,要人悟道见性,而不是执著名相,纠缠字句。只在语言文字上兜圈子而不能见性,便误解了“指月”的含义。《楞伽经》卷四说:“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著名字者,不见我真实。”又《大智度论》卷四三说:“如人以指指月,愚者但看指不看月。智者轻笑言:汝何不得示者意?指为知月因缘,而更看指不看月!”“指为知月因缘”,这就是说,语言文字指归义理,而语言文字本身只是善巧的符号,并不等于义理。正如《楞严经》卷二所说:“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又如宋·余靖《寄题宝峰山玩云亭》诗:“指月犹为幻,玩云应强名。”既然“指”——语言文字只是“善巧方便”,那么,“当须见月亡指,不可依语生解”(《大慧语录》卷十九)。反之,为了见“月”,也要借助“指”的方便。宋·慧日《进〈大慧语录〉奏札》强调了“指”——经教的重要性。他说:“窃以佛祖之道,虽非文字语言所及,而发扬流布,必有所假而后明。譬如以手指月,手之与月初不相干,然知手之所指,则知月之所在。是以一大藏经教为世标准,于今赖之。”综合“指月”两方面的关系,才能完整地理解佛教关于“不即文字,不离文字”的旨趣。禅宗还将“指”的意义从语言文字扩大到某些动作,如棒喝、扬眉瞬目、竖拂子之类,所谓“曹州竖拂子,还如指月”(《五灯会元》)。进一层而言,不但“指”不可执著,“月”也不必执著。如宋·宝臣《注〈入楞伽经〉》卷四谓:“第一义者,是自证圣智三昧乐境。因言而入者,非即是言,是言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若复见月”云云,出于《圆觉经》。

上指天下指地是什么意思

世尊出世后一手指地一手指天,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这句话并非世尊自大之言。这句话是在启发人们,“我”是宇宙间最为尊贵的。这个我字并非佛陀自称。这个我是人人都有的我。每个人都有一个我,这个我是主宰世界的第一因。佛教是崇尚自力的教育。我可以有无穷妙用。我可以不断升华。我可以拯救旧世界,可以开创新世界。我通过六度万行可以成就自能全知的佛。

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我升华,其力无穷,其用无限。

修行是自我达成的阶梯。

努力吧。

以上就是关于上指的相关介绍,。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专题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