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经验谈

马寺钟声(马寺钟声的故事)

2023-11-15 13:21:29516
马寺钟声?1、龙门山色在洛阳的南郊有着对峙的东西两山,中间伊水穿流,在隋唐时遥对皇宫南门,又称龙门。那么,马寺钟声?一起来了解下吧。

马寺钟声的由来简介

1.明堂

明堂,唐神都洛阳紫微城的大朝正殿,亦是唐洛阳城地标性建筑。唐睿宗垂拱三年(687年),武则天下诏拆除紫微城正殿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号“万象神宫”,建成后放任百姓参观九日。证圣元年(695年)被毁,次年重建号“通天宫”。

明堂高294尺,共三层,厅州衡底层为方形,四面各施一色,象征四季。中层十二面,效法十二时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节气,顶层施铁凤,“铁凤入云,金龙隐雾”,呈“九龙朝凤”之势。中有巨木十围(周长15米),上下通贯,名为万象神宫。

2.大明宫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  。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

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3.华清宫

唐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包括原骊山扮做国家森林公园,与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皇家园林。

华清宫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

扩展资料:

华清宫历史变迁

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离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故有“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之名句。

据清乾隆本《临潼县志》载:从开元二年(714)到天宝十四年(755)的40年间,先后出游华清宫36次,有时一年两去,其微行间出无法计算。游幸规模甚大,“千乘万旗被原野,云霞草木相辉光”。

后晋高祖天福年间,把破坏的华清宫“改曰灵泉观”,赐予道士。宋时,“汤所馆殿,鞠为茂草”,建筑物已十分破烂。宋人只能迹凳根据华清宫的遗迹,“刊故宫图于石”,让后人知道唐代华清宫的全盛而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明宫

马寺钟声的故事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汤建都西亳(二里头遗址东北约6千米)。商汤之后的数代帝王均以此为都,前后累计200余年。偃师商城(一至三期)的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1600-公元前1260年。

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成周 。 洛阳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称成王“初迁宅于成周”颂仔乎,“定鼎于郏鄏”,曾迁殷顽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师监督之。当时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亦称周南。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自此,有23个国王都居洛阳,前后历经500余年之久。

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 [25] ,史称东汉,改洛阳为雒阳,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为河南尹。汉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野悉一万零八百二十七”。

扩展资料

洛阳的文化

文化节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

洛阳,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全国四大名会之一,始于1983年,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文化部正式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更名为“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由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

宗教文化

洛阳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戚基及道教的起源地之一。

洛阳洛阳的道观寺院主要有: 上清宫、 白马寺。洛阳上清宫是老子思想的发源地,被列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

文化艺术

洛阳文化产品

洛阳澄泥砚:即新安虢州澄泥砚,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洛阳牡丹石:牡丹石是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国际石材界公认为世界奇石,被列为世界珍稀品种。牡丹石产地世界唯一,中国·偃师·寇店·五龙村。

洛阳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始于南北朝,盛于唐,洛阳为主要产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洛阳(河南省地级市)

马寺钟声图片

春秋季是最适合白马寺游玩的季节,然后寻找适合的路线游玩,景点推荐钟鼓楼。

虽然洛阳四季分明,但寺内古树参天,一年四季常青,春夏秋冬皆可瞎渣唤前往,不过春秋季是最好的季节。洛阳4月气候温暖,可以欣赏无数牡丹争芳斗艳的奇丽景象。特别是每年4月1日至5月5日的牡丹文化节。

游玩可以按照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这一路线进行。白塔寺的主建筑物都位于一条中轴线上,游客可以由山门进入,依次经四大殿,最后到毗卢阁,由毗卢阁出门。

景点推荐钟鼓楼,钟鼓楼分别位于山门内南北中轴线东侧和西侧。鼓楼于1992年竣工。钟鼓楼同为方形歇山顶双重檐两层楼阁式,底部长宽各7.3米,上覆灰色筒瓦,额枋彩绘,同建于石砌台基之上。

寺院活动

白马寺到了北魏、唐、宋时代,因为佛教极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众千余名,僧人们每天早晚按时上殿诵经。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殿内击磬撞钟佛诵,钟声悠扬飘荡,远闻数里,梁改听之使人心旷神怡,后成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马寺钟声象征吉祥如意。然而,在当代不少中国人却将其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年年、一队队来自日本的游客。因为在日本,白马寺享有很高的声誉,在白马寺喜迎新年更是不少日本人神圣的愿望。聆听马寺钟声的绝大多数是日本游客。磨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白马寺

马寺钟声用几下钟声消除一切烦恼

门票开放时间:

35元

景点简介:

华夏文明第一次大规模吸纳外来文化,是佛教的传入。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夜梦金携裂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西天取经的故事。三年后,汉使同印度高僧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汉明帝亲自迎接。第二年,在洛阳西雍门外建起了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白马寺。从此,在东土大地、洛河之滨、天子脚下,便有了中国最早的佛寺,它是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赖以发荣滋长的第一座菩提道场,历来被佛教界尊称为释源、祖庭。白马寺内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模唯,肃然幽静,寺内的主要建筑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前后五座大殿错落有致,严谨有序。大雄殿内的23尊元代夹苎干漆造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他们全都是由丝、麻制成,每尊重量仅有3到5公斤,从元代至今700多年来未经修缮,仍然色彩如新,是国内罕见的稀世辩码闭珍品,也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中国第一座古刹是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座古塔是白马寺内的齐云塔,中原第一座比丘尼道场是白马寺内的齐云塔院,最早来华的印度僧人禅居于白马寺,最早传入的梵文佛经收藏于白马寺,他是中国最早的译经道场,中国的第一个汉人和尚在这里受戒,正是这些第一使得白马寺能够稳居中国伽蓝之首座,而永远彪炳于中国佛教史册之卷首。时至今日,每年元旦,中外朋友都要聚集于白马寺来聆听马寺钟声,用108下钟声消除心中一切烦恼。

马寺钟声的寓意

洛阳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世界著名伽蓝,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乃佛教传入中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

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肆拦、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团雹裤点寺院。2001年1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

祖庭十古

中国第一座古刹——白马寺、

中国第一座舍利塔——齐云塔、

第一次去“西天取经”的朱士行始于白马寺、

最早来华的印度高僧禅居于白马寺、

最早传入的梵文佛经《贝叶经》收藏于白马寺、

最早的译经道场在白马寺的清凉台、

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是在白马寺译出、

第一本汉文戒律《僧祗戒心》始译于白马寺,并最早在洛阳立坛传戒、

第一场佛道之争发生于白马寺、

第一个塌简汉人和尚朱士行受戒于白马寺。

马寺钟声

马寺钟声象征吉祥如意。然而,在当代不少中国人却将其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年年、一队队来自日本的游客。因为在日本,白马寺享有很高的声誉,在白马寺喜迎新年更是不少日本人神圣的愿望。聆听马寺钟声的绝大多数是日本游客。于是为了“适应”日本游客的“时差”,马寺钟声便由此变更了时间,提前1个多小时敲响,时针指向了23时:日本的新年,中国人自己的新年并没有伴随着钟声到来。

民间传说

白马寺历来香火旺盛,这与它的动人传说有关。明弘治年间的《桐城县志》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某年,桐城百日无雨,县令张孚卿心急如焚,跪叩西山求雨,其心之诚,感动上苍。

当他骑白马去云雾峰拜见雨神后,顿降甘霖,回衙路经龙眠河,不幸被暴发的山洪卷走,其妻为救夫也葬身河中。雨过天晴,人们将张孚卿夫妇合葬龙眠山口,建庙祭祀,即昔日“境主庙”。

而其坐骑白马,却被冲到龙眠河下游十余里的地方,人们念其功,厚葬之,建“白马庙”祀之,撰联于庙门两侧:“惜民胜惜身,万户张侯忠莫比;载德亦载力,千秋良骥义能齐。”白马乡也因此而得名。

以上就是关于马寺钟声的相关介绍,它西傍洛河,桃柳成行,高楼瓦屋,红绿相间,每当阳春时节,桃花点点,蝴蝶翩翩,莺铭烟柳,燕剪碧浪,其景色之美,别有洞天。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专题

最新发布